李贞坐下来沉思一会儿,也想明白了——
父皇敲打的也对,世家毕竟是对李家威胁最大的!前朝就是被世家推翻的,前车之鉴,历历在目嘛!
自己虽然利用世家,但也绝对不是傀儡,将来登基之后,回头收拾他们便是……
想到这里,
他也释怀了,随口问:
“他们几个准备得怎么样?”窦宽回答:“李泰从不打无准备之战,已经准备三天了,没日没夜的……李恪嘛,什么也不在乎……就是李然,有点捉摸不透,他什么也没干啊……”
一提到李然,几个人同时感到头有点大。
哼!
李然一想就来气:“此人装疯卖傻,处处显示自己没有野心,营救高丽使者那事,却暴露无遗啊!本王看,他比谁都想夺嫡!”
嗯嗯,
几个人重重点头,也深以为然——
绑架高丽使者的人一定是李泰的!
李然怕泄露了秘密,就让吴镇、赵无忌去营救!
要不是这么巧,大家都还被他蒙在鼓里呢!
骂了一会儿,
严信忽然说:“殿下,臣有一计。可以让李然栽个跟头!”
哦?
“讲。”
“殿下,户部侍郎裴松乃是臣的门生,可让他在政务考题上设下圈套……待骏王处理政务时,只要他稍有不慎,便可令其堕入贪腐案中,回头再让御史检举,他一定会身败名裂!”
哈哈!
好!
几个人一起大笑,感觉这次李然肯定要栽了。
毕竟,他再怎么会装,也不可能识破那些官场的伎俩,到时候被卷入贪腐案中,皇上就算最后赦免了,也一定名声大臭,再也无法夺嫡了。
……
次日,
代理朝政的比试正式拉开帷幕。
陆德、萧羽、杨忠三位大臣,率领文武百官,浩浩荡荡地前往定王府“上朝”。
李泰一身紫袍,端坐在大殿之上,神情肃穆。
他面前的桌案上,摆放着厚厚一摞文书,每一份都用蝇头小楷标注了详细的批注。为了这一天,李泰和他的幕僚们,已经准备了足足十天!
太监假装喊了一句——
“群臣奏事……”
朝会便开始了。
六部官员先后呈上十二件政务。而李泰果然早就有了准备,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,就已经处理妥当。
而且,每一项决策都灌注了法家“以法为本,以术为用”的治国理念。
陆德、萧羽、杨忠三人暗自点头——
这李泰,果然是有章有法、可圈可点!
除了行事略显霸道之外,几乎无可挑剔。
陆德在震惊之余,也有点担忧——
李家又出了霸才了……
到时候再来个李庆第二,世家就没有出头之日了。
要知道,大乾王朝本就是李家和世家一起建立的,本来就有轮流坐庄的意思,但李家连续好几代都很强大,让二十四个世家都感到无奈。
这时,
他见李泰决断如流,英明神武,心里真的不是滋味。
杨忠却是心里暗笑:李泰继位也没什么不好,到时候这些法家手段,一股脑都要压到世家头上……
反正他们这些科举党,又没有当皇帝的野心,谁上都一样,哪个皇帝也离不开他们!
……
三--≈gt;≈gt;天后,轮到安王李恪。
李恪向来低调,为了掩饰,更是用尽了心机。
因此,
安王府的朝会,可谓是相当沉闷!
三个老臣和百官都要打瞌睡了,而李恪平平无奇,凡事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拖了将近两个时辰,才把十二件政务处理完毕。
几个大臣扫了一眼,感觉真的非常一般!可谓是毫无亮点……
众人面面相觑,都有些失望。
但李恪本人却毫不在意,只是做足了表面上和形式上的功夫,大家也就不为难他,宾主匆匆而散。
……
接着,
雍王李贞的戏份上演。
李贞一身儒袍,风度翩翩,端坐在大殿之上,面带微笑,如沐春风。
与李泰的雷厉风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