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44章(1 / 2)

“东吴孙权。”

“原来是吴大帝,您这是带我去哪。”

“给你分配个房间,始皇没有明说的情况,一般默认是2到4人的多人间。不过现在你还是一个人,等后面来了你的后世,他们跟你一块住。”

刘知远点头:“吴大帝,难道您在围城是管分配房间的?”

“什么话,说的什么话!”

“后世知错,大帝勿怪。”

“让我想想,王莽说的那个词叫什么来着嘶想起来了!叫人力资源部总经理!”

“哇,虽然听不懂,但感觉很牛的样子。”

“那必须的。”

两天后,龙吟响彻,新皇到来。

就见天空上写:

(五代)后汉第二任皇帝:汉隐帝刘承祐(公元931年——950年)

刘知远惊呆了,才两年啊,你登基的时候才十八岁啊!

“我儿,你为何英年早逝啊。”

刘承祐噗通一声跪了下来:“父皇,大汉亡啦!”

刘知远当场昏迷

刘邦更是心里咯噔一下:“以后叫后汉,不要说大汉。”

一刻钟后。

秦始皇宫殿内。

刘知远颤颤巍巍的看向刘承祐:“你再说一遍,什么亡啦。”

刘承祐再次跪下,泪眼婆娑:“大呃,后汉亡啦!”

“你虽年幼,但我临死前不是给你安排了四个辅政大臣吗,他们是干什么吃的。还有后汉是怎么亡的。”

“他们四人,被我杀了三个。我还想杀最后一个来着,但没打赢,被他反杀了。后汉就这么没了。”

刘知远气得手抖:“为何自取灭亡,你今天若是不说出个所以然,老子打死你!”

“父皇有所不知啊。他们见孩儿年幼,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。有次在朝堂议事,孩儿只是说了句:注意分寸,不可引起民怨。结果父皇你猜他们怎么说。”

“怎么说。”

“杨邠那老家伙,就差指着我的鼻子骂了。他直接怒喝:陛下不要多管,有臣在!”

入耳,刘知远蹙眉。

刘承祐又道:“这还没完呢。母后胞弟李业想当宣徽使,我和母后还得私下去问杨邠,杨邠认为不可。”

“我想立自已所宠爱的妃子耿夫人为后,他们又认为不可。后来耿夫人去世,我想用皇后的礼节安葬,还是被他们一票否决。”

“即使他们有些建议是对的,他们可能也没有反叛之心。但敢问父皇,一个皇帝大权旁落,窝囊至此,处处受制于人,你让孩儿怎能不动杀心!”

只能选一个

听罢,刘知远深吸口气,缓缓吐出。

若真是这样,杨邠他们几人确实有些过分了。

刘知远缓和了下来:“接着说。”

“再后来,我就韬光养晦,待时机成熟,将杨邠、史弘肇、王章三人全部诛杀。紧接着,就是最后一个郭威,也是最难对付的,因为他手里有兵马。”

“然后你没打赢,被郭威所杀?”

“呃差不多。本来是想暗中刺杀他,结果失败。他便起兵反叛,围攻汴京。但没打赢,我便匆忙逃离。逃亡过程中,再次遇到追兵,郭允明竟是背刺我,是他杀了我。他肯定是想拿着我的人头去投降。”

刘知远蹙眉:“竟是郭允明杀的你以我对他的了解,此人还算忠心啊,怎么会干这种事。”

秦始皇随即看向王莽:“解释一下,他到底是怎么死的。”

王莽尴尬:“始皇您太看得起我了,我又不是历史通。我只知道一些比较出名的事,刘承祐我认都不认识。不过不要紧,五代已经来了四代,等第五代的皇帝来后,一问便知。”

秦始皇点头:“也是,那便如此吧。”

次日。

龙吟响彻, 新皇到来。

就见天空上写:

辽朝第三任皇帝:辽世宗耶律阮(公元917年——951年)

耶律阿保机见状,快速来到近前。

一番解释后,加之询问才得知。

原来这是自已的孙子,不过不是耶律德光的儿子,是原本那个太子耶律倍的儿子。

之所以一开始没认出来,是因为阿保机死的时候,人家才九岁。

简要如下:“白哥,上班啦。”

旁白哥:“大过年上什么班,不上!”

简要如下:

耶律阮,是耶律德光的侄儿。但自幼深受耶律德光的珍爱,对他如亲生儿子一样好。

耶律德光突然暴毙,因没有明确传位,一时间皇位之争爆发。

候选人有三个。

一是耶律德光的弟弟耶律李胡,二是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,三就是耶律阮了。

耶律阮因内心宽厚,乐善好施,很得大臣们的心。所以众人都一致推选耶律阮当皇帝。

而耶律阮最大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