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23节(2 / 3)

这番话还是很说动人心。

李元昊其实不止是向大宋称臣,也向辽国称臣。称帝之后,肯定会得罪宋辽两国。

如果称帝后宋辽同时进攻,那对于他们来说,肯定非常危险。

所以只有在称帝时,立即先打败比较弱的大宋,让大宋无力出兵,之后就能够从容应对辽国的进攻了。

“可是……”

李元昊担忧道:“若是我们对宋国用兵,辽国趁机来犯怎么办?”

张元笑道:“大王勿虑,辽国一定不会来,甚至相反,可能会在我们对大宋用兵的时候,他们陈兵幽燕,给大宋恫吓。”

“哦?”

李元昊不解道:“这是为何?”

“原因有二。”

张元竖起两根手指头道:“一者,宋国强盛,兵马众多。辽国乐于见到我大夏先与宋国开战,削弱宋国实力。”

“唔……”

李元昊沉吟地点点头,张元说得的确很有道理。

老二和老三打架,老大是插手其中,还是坐山观虎斗?这是个想都不用想的问题。

等夏宋两败俱伤,实力最强的辽国自然可以坐收渔翁之利。

“二者,辽国远而宋国近,一旦与大宋开战,辽国兵马不可能段时间内跨过茫茫草原到西北来。”

张元继续说道:“所以即便是辽国来犯,我们也可以从容应对。”

“嗯。”

李元昊深以为然。

野利遇乞说道:“如今大宋在西北铸造防线,若是我们没有击败宋国,辽国又出兵来了,两面夹击,我们该怎么办?”

“我以为即便我们没有击败大宋,大宋也不敢追出塞外。最多就是固守陕西路,防备我们继续进攻而已。”

张元说道:“因为大夏若真面临腹背受敌,就会非常危险。可大夏若是亡国了,最高兴的不是宋人,而是辽人。大夏的土地会被辽人抢走,辽国更加强盛,大宋怎么能安心?”

辽国也来打西夏的话,西夏亡国的概率就非常大了,那么之后宋辽合击西夏,西夏的领土会归到谁的手里?

自然是谁强归谁。

所以西夏继续存在牵制辽国部分兵力,才符合大宋的利益。

也就是说。

正常情况下,李元昊不仅可以挑衅进攻大宋,大宋那边还拿他没什么办法,还必须保证西夏政权继续存在。

不得不说,这似乎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。

李元昊听了张元的分析,非常高兴,大赞道:“军师说得没错,我大夏要想立国,就必须要击败宋军,还是按照原定谋划,明年正式登基为帝,看看宋廷的反应,若是宋人要与我交恶,大不了就打一仗!我绝不会惧怕!”

淮南贪腐案

公元1037年,大宋景祐四年三月,辽以秦王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,徙封吴王。

辽、宋、夏三国,在当时各国之间,都有间谍内应。

比如西夏买通间谍,赵祯在平时的生活习惯,每天都在做什么,李元昊都了如指掌。

还有宋朝曾经派间谍内应刺杀西夏大将野利遇乞,失败之后,于是用反间计,让内应盗了李元昊赐给野利遇乞的宝刀,扬言其欲叛夏归宋,最终让李元昊处死了野利家族。

辽宋之间更不用多说,双方都有针对对方的间谍机构,如辽国燕京留守府,宋朝有机宜司,沿边州军有安抚司,汴梁有皇城司,边境互市里有边铺。

澶渊之盟签订之后,双方都派了大量间谍入敌国境内,刺探军情、敌情以及粮草布置兵力布置之类,这些间谍都取得了不少战果。

如辽国通过间谍生擒宋朝大将贺令图,辽兴宗想要南下,通过间谍找到了南下最优路线,关南地区,意欲偷袭。

宋朝也同样通过间谍得知了辽国南下计划,提前做了准备,最终让辽兴宗被迫退兵。还有重熙增币,宋朝也通过间谍搞到了辽兴宗谈判底线,为谈判做好了充足对策。

从这些例子来看,百年下来,三方的内应间谍都处于极为活跃的状态,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早在一千年前的辽、宋、夏时期,就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
所以赵骏的出现,自然而然地摆在了辽兴宗的桌案上。从去年到今年,宋朝朝廷的变化,也被他尽收眼底。

只是辽兴宗最近情况也不是很好,他前年囚禁了生母萧太后,处理了一批萧耨斤集团的臣子,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动荡。

再加上辽国边境不稳,女真人、乌古人、蒙兀室韦(后来的蒙古人)不堪辽人压榨重负,时常叛乱。

因而辽兴宗并没有把关注点都放在宋朝,而是以安抚辽国内部为主。

比如他虽然囚禁了生母,却又立亲舅舅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,封萧孝诚兰陵郡王,萧孝忠为楚王,萧孝友为北府宰相,算是与萧氏和解。

接着又减免赋税,安抚各少数民族部落,缓解内部矛盾,才算是把不稳定的辽国暂时安定下来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